传音近年来呈稳步增长的态势。传音2023、2023、2023年营业收入分轮搜运别为200.44亿元,226.46亿元,253.46亿元,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7亿元,6.6亿元,17.9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上半年疫情影响全球经济的情漏搭况下,传音控股2023年度业绩十分耀眼,根据其腊梁2月4日晚间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传音控股实现营业收入377.6亿元,同比增长48.9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6.4亿元,同比增长47.13%;归属于母公司的扣非净利润23.4亿元,同比增长50.47%。对于近年来业绩保持持续、稳定、高速增长的原因,传音控股表示,主要是非洲市场保持稳定增长;同时,还持续加大新市场的开拓及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新市场销售收入同比上升。
你好,传音手机不是小米的!
详细介绍如下,希望可以帮到您:
传音手机(旗下有TECNO、itel和Infinix三大品牌)的出货量高达1.24亿部,营收为226.46亿元。也就是说,折合下来,每部手机的价格,才100多元。具体来说,传音的功能手机的售价为65.95元。
传音之所以有巨大销量,主要在于抓住了非洲市场。非洲市场是品牌手机企业所漠视的一个市场,因为该市场消费能力低,市场上的畅销手机,价格在一两百元之间,这种廉价机,根本不入品牌手机企业的法眼。正因为如此,传音获得了生存空间,靠巨大的销量形成势能。
根据传音公布的数据来看,非洲市场占其营收的近8成。2023年时,非洲市场营收占传音总营收的88.62%,2023年降至76.86%,2023年为77.30%。除了非洲市场,传音在印度市场也在发力,并占有一定的份额。
传音控股非洲市场占有率40%以上,号称“非洲之王”,同时在其他新兴市场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也有比较高的市场份额,目前传音在海外除了手机产品之外,也有其他产品,如智能配件、家电等,并且也在打造自己的移动互联生态,上市之后,财报披露,也很亮眼,是一家高速增长的 科技 公司。
传音近年来呈稳步增长的态势。传音2023、2023、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0.44亿元,226.46亿元,253.46亿元,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7亿元,6.6亿元,17.9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上半年疫情影响全球经济的情况下,传音控股2023年度业绩十分耀眼,根据其2月4日晚间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传音控股实现营业收入377.6亿元,同比增长48.9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6.4亿元,同比增长47.13%;归属于母公司的扣非净利润23.4亿元,同比增长50.47%。对于近年来业绩保持持续、稳定、高速增长的原因,传音控股表示,主要是非洲市场保持稳定增长;同时,还持续加大新市场的开拓及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新市场销售收入同比上升。
2023年,“缺芯”、“产能紧张”等关键词依旧频繁出现,而大厂们的业绩营收和扩产行动也成为了各方关心的焦点。中芯国际首次公布月度营收数据,该公司前两月净利润超3亿美元,同比大涨94.9%。中芯国际发布2023年财务快报公告。2023年第四季度,中芯国际营业收入创新高,报告期内,该公司合并报表营业收入102.6亿元,同比增长53.8%。
这无疑是其成立以来最优的月度业绩。截至2023年9月10日,342家公司登陆科创板。其中营收超过100亿元的科创板企业有6家,传音控股营收居首,但是,科创板最赚钱的企业还是中芯国际。
也不光是中芯国际,几乎所有的芯片企业都是闷声发大财,比如台积电2023年营收高达约3605.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5%,创历史新高。而2023年净利润也高达约1354.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2%,亦创下历史新高。
中芯国际上海临港项目已破土动工,北京和深圳两个项目稳步推进,预计2023年底投入生产。中芯国际2023年新增月产能10万片折合8英寸,2023年计划产能增量将多于2023年。这三个项目合计的投资额折合人民币约1217亿元,三个新项目满产后,将使公司总产能倍增。
随着半导体芯片的重要性越来越高,我们国内各大厂商都开始进行全面的布局,为的就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优势地位。而中芯国际作为国内大陆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就一直在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计划,并被无数国人视为国产芯片的希望。
那么就说明它的发展潜力要比想象中更大。为此,在美国修改半导体市场的进出口规则之后,中芯国际就开始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它必须迈过这一道坎。
传音好一点,闻泰名声比较差。
科创板受到市场追捧,很多公司估值都非常高,然而传音控股却例外,它是科创板上市公司中估值最低的一家公司。此外,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传音控股和闻泰科技主要业务位于低端产业,目前主板上市的闻泰科技估值已达100多倍,而传音控股的估值为什么这么低,低端产业估值提升靠什么?且看下面的分析。
不受市场追捧的手机商
传音控股聚焦非洲市场的中低端手机品牌商
传音控股是2013年成立的手机公司,聚焦于非洲地区低端手机市场,成立后业务发展非常迅速,短短几年在全球手机市场份额位居第4位,超越了小米,仅次于华为,其中,公司在功能机的市场份额全球第--位,智能机的市场份额全球第9位。
根据Wind统计,截至三季度末,机构持有183家科创板公司,合计持有30.51亿股,持股市值为2101.36亿元。
机构持股集中于四大行业
从持股机构家数看,金山办公以152家机构持股领先其他科创板企业,列机构持股科创板家数第一位。此外,宏力达持股机构为104家。截至三季度末,仅有上述2家公司被超百家机构持有。
持股数量方面,传音控股、中国通号、西部超导、澜起 科技 、虹软 科技 、光峰 科技 、晶晨股份、微芯生物这8家公司被机构持有数量超亿股。而中芯国际、容百 科技 、天奈 科技 、天宜上佳等35家公司被机构持有数量亦超过1000万股。
从持股比例来看,传音控股位居第一。根据三季报显示,机构持有传音控股3.16亿股,占流通股比例为81.28%。西部超导、虹软 科技 、晶晨股份、安集 科技 、心脉医疗、安恒信息、天奈 科技 的机构持股比例亦超过了50%。
在行业方面(以申万行业划分为准),机构偏爱医药生物、机械设备、计算机和电子行业。根据统计,目前机构持股科创板公司中,医药生物有38家,机械设备37家,计算机31家,电子30家。
三季度机构增仓54股
根据Wind进一步统计,三季度机构对54家科创板公司进行了增仓。按增仓比例来看,铂力特、晶晨股份、西部超导、福光股份、天宜上佳均被增仓超10倍以上。
其中,铂力特三季度被机构增持1852.52万股,增仓比例高达62617.03%。值得一提的是,铂力特为首家被举牌的科创板公司。9月11日晚,铂力特公告称,朱雀基金旗下私募资管产品及一致行动人平安信托持有4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
根据铂力特三季报显示,三季度朱雀基金旗下陕煤朱雀新材料产业资管计划新进持有铂力特390万股,占流通股股本的8.79%。公司2023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同比下降25.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308.20万元,同比止盈转亏。
从增仓数量来看,传音控股、中国通号、西部超导、澜起 科技 、虹软 科技 、光峰 科技 、晶晨股份和微芯生物均被增仓超过1亿股以上。
二级市场表现来看,机构增仓股自10月以来出现正涨幅的有23家,石头 科技 、传音控股、容百 科技 、天奈 科技 、金博股份自10月以来的涨幅均超过了20%,瀚川智能、成都先导、热景生物、久日新材、致远互联的累计跌幅则居前。
社保基金新进6家公司
作为A股市场风向标和价值投资的引领者之一,社保基金投资科创板的轨迹亦逐渐清晰。从科创板三季报来看,中国通号、沪硅产业、传音控股等27家科创板上市公司被社保基金持有。
从社保基金的操作方向来看,三季度新进奕瑞 科技 、福昕软件、固德威、中信博、敏芯股份、爱博医疗、芯朋微、奇安信-U、威胜信息、嘉必优、芯源微、奥福环保、杰普特和柏楚电子。考虑到奕瑞 科技 、福昕软件、固德威、中信博、敏芯股份、爱博医疗、芯朋微和奇安信-U均在今年三季度内上市,因此,社保基金三季度新进股实际上为威胜信息、嘉必优、芯源微、奥福环保、杰普特和柏楚电子。
与此同时,三季度社保基金还增仓了致远互联、华熙生物和安恒信息;对海尔生物、南微医学、紫晶存储、八亿时空、华润微、金山办公和沪硅产业-U等进行了减仓。
相比较社保基金的有进有出,QFII并未现减仓科创板现象。三季度,QFII对华熙生物、海尔生物、安恒信息、华特气体、奥福环保、金山办公、三达膜、方邦股份等进行了增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