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是全球公认的“股神”,关于他的投资之道许多人为之着迷,然而当他真正谈论到后,无非是老生常谈,最重要的是投资者本人。
巴菲特从来就是很不一样,因为在他“投资家”的身份之前,他也在做“商人”。1967年时,巴菲特拥有纺织公司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他运用公司资金来购买一些小型的财险和保险公司。这是巴菲特和多数投资人第一点不一样的地方,巴菲特敢于跨出行业,去了解后投资完全不同类型的产业,如财险和保险。
巴菲特说:“当我考虑买入一只股票的时候,我会考虑整个公司的状况来决定是否买入。就像沿着街边逛商场,看遍整个商场的产品之后才会决定要不要买。”他的意思是说,对于某只股票的投资,一定要从整个公司的发展状况来研究,通过基本面研究来获得好的投资机会。
巴菲特认为,做好投资并不需要有超越别人的才能,并不是说只有做非凡的事情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就。这些也给我们普通投资者很大的信心。真正做成功的投资并不需要太多的技巧,也不需要太多的智商,只要能够掌握正确的投资方法,坚定持有优质的公司,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就能够做好投资。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和精神,投资理念就是坚持以公司研究为主的价值投资,他所有的收益都是通过买入看好的企业而获取的,而其能维持这种买入持有,长期价值投资的精神支柱,就是坚持“不做空”。每年致股东信巴菲特都要强调这一点:“在美国建国的短短232年里,还没有出现另一个像美国这样释放人类潜能的孵化器。尽管有一些严重的中断,但我们国家的经济进步一直是惊人的。我们坚定不移的结论是:永远不要做空美国!”以前对于这句话的诠释是,巴菲特说,“没有一个人可以通过做空自己的祖国赚钱!”
巴菲特用他的成功,告诉了世人很多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都是可以实现的,比如熊市中好好生存下来;他用25年的时间创造了一个基本不能实现的事情——改变投资观念。从格雷厄姆到查理·芒格,巴菲特的身边总是围绕着绝对实力的良师益友、挚友亲朋。遗憾的是,那么多想要复制巴菲特成功的人们始终没有找到答案,并不是“成功无法复制”,而是他们真的确定复制得够“完整”么?比如说,股神的习惯、智慧、思维……但是,股神巴菲特的投资秘诀其实真的十分简单。
很多人想一步就成功,也想跟着大佬的脚步模仿成功,其实每个人只要深深切切的理解投资,简简单单的事情有时候却是最难完成的和坚持下去的。
长期的价值投资,如果你认准他,就要坚持10年以上。市盈率,市净率相乘小于22。
这是一本关于巴菲特投资理念科普性的书。书是2023年5月第一次出版,2023年1月第二次出版。
由于他的很多理念在很早之前就有所了解,所以没有太多的新的内容可以让我有所触动。(而且,令笑备我吃惊的是,虽然是在2023年出版的书,但是,所引用的材料竟然是这么陈旧。尤其是在书的最后一章中,所有关于巴菲特成功的案例的材料竟然没有2010年之后的事迹。)
但是,即使如此,还是有所收获。这个收获,就是再次让自己明白,对财务知识有多么无知。
此外,书中关于封闭式基金折价的论述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想到《低风险投资之路》中大为在封闭式基金上所取得的成就,我认碰迹毁为是时候对封闭式基金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了。
关于书中不懂的地方也有一些,如,怎样全面的理解商誉,怎么样评估内在价值等。这些功课需要补,而且似乎是一个需要花费相当时间的事情。
总体来看,书比较浅显(对学财务的人更是如此吧),适合对投资感兴趣州芹的人读。如果对价值投资不了解的人更是如此。
一、赚钱而不是赔钱 这是巴菲特经常被引用的一句话:“投资的第一条准则是不要赔钱;第二条准则是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因为如果投资一美元,赔了50美分,手上只剩一半的钱,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收益,否则很难回到起点。 巴菲特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在1965年到2006年间,历经3个熊市,而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只有一年(2001年)出现亏损。
二、别被收益蒙骗 巴菲特更喜欢用股本收益率来衡量企业的盈利状况。股本收益率是用公司净收入除以股东的股本,它衡量的是公司利润占股东资本的百分比,能够更有效地反映公司的盈利增长状况。 根据他的价值投资原则,公司的股本收益率应该不低于15%。在巴菲特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中,可口可乐的股本收益率超过30%,美国运通公司达到37%。
三、要看未来 人们把巴菲特称为"奥马哈的先知",因为他总是有意识地去辨别公司是否有好的发展前途,能不能在今后25年里继续保持成功。巴菲特常说,要透过窗户向前看,不能看后视镜。 预测公司未来发展的一个办法,是计算公司未来的预期收入在今天值多少钱。这是巴菲特评估公司内在价值的办法。然后他会寻找那些严重偏离这一价值、低价出售的公司。 四、坚持投资能对竞争者构成巨大"屏障"的公司 预测未来必定会有风险,因此巴菲特偏爱那些能对竞争者构成巨大"经济屏障"的公司。这不一定意味着他所投资的公司一定独占某种产品或某个市场。例如,可口可乐公司从来就不缺竞争对手。但巴菲特总是寻找那些具有长期竞争优势、使他对公司价值的预测更安全的公司。 20世纪90年代末,巴菲特不愿投资科技股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看不出哪个公司具有足够的长期竞争优势。
五、要赌就赌大的 绝大多数价值投资者天性保守。但巴菲特不是。他投资股市的620亿美元集中在45只股票上。他的投资战略甚至比这个数字更激进。在他的投资组合中,前10只股票占了投资总量的90%。晨星公司的高级股票分析师贾斯廷富勒说:"这符合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不要犹豫不定,为什么不把钱投资到你最看好的投资对象上呢?"
六、要有耐心等待 如果你在股市里换手,那么可能错失良机。巴菲特的原则是:不要频频换手,直到有好的投资对象才出手。 巴菲特常引用传奇棒球击球手特德威廉斯的话:"要做一个好的击球手,你必须有好球可打。"如果没有好的投资对象,那么他宁可持有。据晨星公司统计,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投资配比中占18%以上,而大多数基金公司只有4%的。
巴菲特强调:要投资优秀的企业;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要坚持安全边际。
对我们的启示有很多啊 比如他注重的是长线投资而非短期的投机,还有他注重阅读,全面分析各公司会计报表和内部情况等等,太多了,如果有兴趣可以买本关于巴菲特的书看看,会写的很全面。
顺面说一句,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不适合搞短线投机的人,莫要直接依葫芦画瓢。
“50年平均22%的回报率”,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如果你当年投资只投了100块钱,中途坚持不退出,现在你的财富是多少呢?答案是208万。这样长久的高回报率,是不是有后无来者我们不知道,但肯定是前无古人的。
能做到这个投资回报率的人是巴菲特和芒格。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下巴菲特和芒格最被人称道的有三条投资原则。这三条原则分别是:市场先生、安全边际和能力圈。
第一条叫市场先生。
这一条原则其实是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提出来的,但是被巴菲特运用得炉火纯青。市场先生的纸面意思就是,当我们做投资的时候,你要想着自己有一个对手,他叫市场先生,他每天都会想着买你在公司的股份,或者卖给你他在公司持有的股份。而且他非常情绪化,出的价格会随着自己的心情而变化。所以,你要跟他做生意,就必须注意他的情绪变化。
第二条叫安全边际。
这条原则听上去也是极其简单的,不能支付过高的溢价。买一个价格接近或者高于其价值的企业,就是违反了安全边际原则。
巴菲特从来不去追求过热的题材或企业,就是基于这个道理。
第三条叫能力圈。
能力圈的意思就是,只投资自己看得懂的企业。巴菲特和芒格所做的最著名的投资,大多都是普通商品企业,口香糖也好,刮胡刀也好,软饮料也好,这都是和我们普通人息息相关的商品。所以你很容易分辨好坏,然后对企业价值作出最直观的判断。
最后我们思考一个问题,
像巴菲特这样的传奇人物,其实平均年收益也才22%而已,那我们作为普通投资者就别老想着一夜暴富了吧?
今天又创下新低,虽然跌幅不大,但从盘面看基本没什么资金抄底,短期大概率还会维持阴跌的局面,操作上仍然是以定投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