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风财经

科创板未盈利企业申报,科创板上市医药企业

内容导航:
  • 上交所科创板与注册制规则解读
  • 什么是科创板?
  • 科创板盈利要求
  • 什么是科创板,科创板和创业板有什么区别?
  • 科创板减持规则
  • 科创板上市条件和要求
  • Q1:上交所科创板与注册制规则解读

    本文转自 国浩律师事务所 ,作者周邯

    写在前面 +


    2023年1月28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23]2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2023年1月30日,按照该《实施意见》的要求,中国证监会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登公司”)公布了相关配套规则的公开征求意见稿。本文拟根据已公布的《实施意见》及其配套规则、相关问答就科创板试点的注册制进行简要分析。

    开始学习


    2023年1月28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23]2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2023年1月30日,按照该《实施意见》的要求,中国证监会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登公司”)公布了相关配套规则的公开征求意见稿。本文拟根据已公布的《实施意见》及其配套规则、相关问答就科创板试点的注册制进行简要分析。





    (一)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


    1.原则性规定
    科创企业有其自身的成长路径和发展规律。科创板上市条件更加注重企业 科技 创新能力,允许符合科创板定位、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在市场和财务条件方面,引入“市值”指标,与收入、流、净利润和研发投入等财务指标进行组合,设置了5套差异化的上市指标,可以满足在关键领域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已突破核心技术或取得阶段性成果、拥有良好发展前景,但财务表现不一的各类科创企业上市需求。允许存在未弥补亏损、未盈利企业上市,不再对无形资产占比进行限制。


    2.市值与预计市值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7.1.5条的规定,市值是指交易披露日前10个交易日收盘市值的算术平均值。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的规定,预计市值是指股票公开发行后按照总股本乘以发行价格计算出来的发行人股票名义总价值。


    3.科创板上市条件与创业板、核准制上市条件的比较情况



    (二)审核程序


    1.核准制下的审核程序
    根据中国证监会于2023年1月25日公示的《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审核工作流程及申请企业情况》,核准制下的审核程序如下:



    (1)所在地证监局辅导:企业

    在向中国证监会申报材料前,应向所在地证监局申请辅导备案并进行公告,辅导期满由所在地证监局进行辅导验收,再向中国证监会递交申报材料。


    (2)受理: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在正式受理申报材料 后即会在证监会官网预先披露招股说明书,并将申请文件分发至相关审核处室,相关审核处室安排非财务事项和财务事项各一名预审员具体负责审核工作。


    (3)召开反馈会并发出反馈意见:两名预审员审阅发行人申请文件后, 从非财务和财务两个角度撰写审核报告,提交反馈会讨论。反馈会后将形成书面意见反馈给保荐机构。


    (4)初审会:初审会将讨论、修改由预审员形成的初审报告(初稿) ,并由预审员汇报发行人的基本情况、初步审核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反馈意见回复情况。初审会讨论决定提交发审会审核。


    (5)发审会:预审员向发审委委员报告审核情况 ,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说明,再由发行人代表2名和该项目2个签字保荐代表人接受询问;聆询结束后,发审会以投票方式对首发申请进行表决。


    2.科创板注册制下的审核程序
    根据《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的规定,发行人申请股票首次发行上市,应当向上交所提交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上交所主要对发行人是否符合发行上市条件、提交的申请材料是否齐备、中介机构是否具备相关资质、中介机构发表的意见是否明确完整等方面进行审核,再提交中国证监会进行核查并作出是否同意注册的决定,具体审核程序如下:


    (1)保荐人通过上交所发行上市审核业务系统报送电子申请文件及电子工作底稿和验证版招股说明书 ,提交申请文件前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咨询与预沟通;文件不符合要求的,发行人应当予以补正,补正时限最长不超过30日;上交所在收到申请文件后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告知发行人及其保荐人,并在上交所网站公示。


    (2)预披露: 受理申请文件后,发行人应当在上交所网站预先披露招股说明书、发行保荐书、上市保荐书、审计报告和法律意见书等文件。


    (3)上市审核机构问询: 上交所上市审核机构自受理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向发行人提出首轮审核问询,3个月内出具同意发行上市的审核意见或者作出终止发行上市审核的决定,但发行人及其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回复审核问询的时间(问询时间不超过3个月)不计算在内。


    (4)现场检查: 上交所从发行上市申请已被受理的发行人中抽取一定比例,对其信息披露质量进行现场检查。


    (5)上市委员会审议: 上交所上市委员会召开审议会对发行人及其保荐人进行现场问询,通过合议形成同意或者不同意发行上市的审议意见;审核通过的,向中国证监会报送同意发行上市的审核意见、相关审核资料及发行人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


    (6) 科技 咨询委员会提供专业咨询意见。


    (7)中国证监会核查: 中国证监会依照法定条件,在20个工作日内对发行人的注册申请作出同意注册或不予注册的决定。发行人补充、修改注册申请文件及中介机构补充核查的时间不计算在内。


    (三)限售安排
    科创板相较核准制增加了对于相关主体股份限售的要求:


    1.公司股东持有的首发前股份 , 可以在公司上市前托管在为公司提供首次公开发行上市保荐服务的保荐机构,并由保荐机构按照上交所业务规则的规定,对股东减持首发前股份的交易委托进行监督管理。


    2.上市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减持本公司首发前股份的 ,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3.公司上市时未盈利的 , 在公司实现盈利前,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得减持首发前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第4个会计年度和第5个会计年度内,每年减持的首发前股份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并应当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关于减持股份的相关规定。公司上市时未盈利的,在公司实现盈利前,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得减持首发前股份;在前述期间内离职的,应当继续遵守本款规定。上市公司存在规定的重大违法情形,触及退市标准的,自相关行政处罚决定或者司法裁判作出之日起至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前,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减持公司股份。


    4.特定股东通过非公开转让减持所持首发前股份的, 受让方自股份登记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特定股东通过协议转让减持首发前股份,涉及控制权变更的,受让方自股份登记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股份解除限售后减持股份的,应当按照关于特定股东减持首发前股份的规定减持受让股份。


    5.发行人的保荐机构依法设立的相关子公司或者实际控制该保荐机构的 证券公司依法设立的其他相关子公司,可以参与本次发行战略配售,并对获配股份设定限售期,具体事宜由上交所另行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足1亿股的发行人,可以向前述规定的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



    (一)允许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绿鞋机制)

    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可以在发行方案中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股票数量不得超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15%。主承销商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应当与参与本次配售并同意作出延期交付股份安排的投资者达成协议。


    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30日内,主承销商有权使用超额配售股票募集的资金,从二级市场购买发行人股票,但每次申报的买入价不得高于本次发行的发行价,具体事宜由上交所另行规定。主承销商可以根据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情况,要求发行人按照超额配售选择权方案发行相应数量股票。


    (二)强调募投项目的科创性

    发行人董事会应当依法就本次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及其他必须明确的事项作出决议,并提请股东大会批准。科创公司募集资金应当用于主营业务,重点投向 科技 创新领域,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与主营业务无关的公司。上市公司应当建立完善募集资金的存储、使用、变更、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并持续披露募集资金运用相关信息。


    (三)允许红筹企业上市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23〕21号)的规定,试点红筹企业在境内发行以股票为基础证券的存托凭证应符合证券法关于股票发行的基本条件,同时符合下列要求:



    同时符合上述条件及科创板上市规则规定的红筹企业,可以申请发行存托凭证并在科创板上市。红筹企业在境内发行存托凭证并上市的,应当取得上交所出具的同意发行上市审核意见、中国证监会作出同意注册决定;还应当提交本次发行的存托凭证已经中国结算存管的证明文件、经签署的存托协议、托管协议文本以及托管人出具的存托凭证所对应基础证券的托管凭证等文件。红筹企业具有协议控制架构或者类似特殊安排的,应当充分、详细披露相关情况特别是风险、公司治理等信息,以及依法落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规定的各项措施。


    (四)强制退市制度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十二章明确了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交易类强制退市、财务类强制退市、规范类强制退市、主动终止上市的具体情形。聚焦存在财务欺诈等重大违法行为的公司、丧失持续经营能力且恢复无望的主业“空心化”公司,丰富和优化了退市指标体系,简化退市环节、从严执行退市标准并设置了必要的救济安排。


    (五)盈利预测未达的处分

    《科创板首发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七十五条明确了盈利预测未达的具体处分。发行人披露盈利预测的,利润实现数未达到盈利预测80%的,除因不可抗力外,其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应当在股东大会及中国证监会指定报刊上公开作出解释并道歉;中国证监会可以对法定代表人处以警告。利润实现数未达到盈利预测50%的,除因不可抗力外,中国证监会在3年内不受理该公司的公开发行证券申请。注册会计师为上述盈利预测出具审核报告的过程中未勤勉尽责的,中国证监会将视情节轻重,对相关机构和责任人员采取监管谈话等监管措施,记入诚信档案并公布;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等行政处罚。





    「律师眼中的注册制与证券法」

    - 国浩法律文库 -



    编委员 主 编 吕红兵 朱奕奕

    编丨委丨成丨员丨 刘 维 林 琳 林 祯 承婧艽 朱 峰 宋萍萍 周若婷 陈 杰 耿 晨

    撰丨稿丨人 (按文章顺序) 吕红兵 朱奕奕 刘维 朱峰 公惟韬 周邯 宋萍萍 胡子豪 林祯 刘瑞广 叶柏村 顾俊 金郁 贺琳菲 周若婷 史佳佳 陈杰 刘水灵 杜佳盈 邵锴 苏雨阳

    执丨行丨编丨辑 尤越 张璐

    目 录

    CONTENTS

    一、注册制·比较研究  中国股票公开发行审批制与审核制比较研究 吕红兵 朱奕奕

    比较法视角下的股票公开发行审核制度及其启示 吕红兵 朱奕奕

    系统论视角下中国股票公开发行审核制度市场化的改革方向 吕红兵 朱奕奕

    证券监管机构与市场参与主体在市场化改革下监管体系之构建 吕红兵 朱奕奕

    改革的建议与突破点:战略新兴企业的股票发行审核 吕红兵 朱奕奕


    二、注册制·中国实践  建立包容性与创新性更强的科创板与注册制法律制度 吕红兵 刘 维 朱奕奕

    科创板的审核与注册制度介绍 朱 峰

    上交所科创板与注册制规则解读 周 邯

    科创板IPO项目中的承销商律师分析 宋萍萍 周 邯

    解读《上海金融法院关于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机制的规定(试行)》 朱奕奕

    关于完善与科创板注册制相适应的诉讼制度, 探索 建立证券集团诉讼的思考 吕红兵 朱奕奕


    三、证券法·制度创新  新《证券法》与“三十而立”的中国资本市场 吕红兵 刘 维 朱奕奕

    新《证券法》与股票发行制度改革 朱 峰 胡子豪

    互联网资管产品的法律规制 林 祯 刘瑞广

    私募基金认定的法律分析 周 邯

    新三板转板上市法律问题研究 林 祯 刘瑞广

    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境内上市的监管 林 祯 刘瑞广 叶柏村

    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规范 朱 峰 胡子豪

    主板、创业板再融资新规解读 宋萍萍 姚妍韡

    上市公司股东及董监高减持制度分析 吕红兵 朱奕奕

    上市公司章程中反收购条款之法理审视 朱奕奕

    上市公司重组新规解读 朱 峰 胡子豪

    商业银行市场化债转股法律问题与对策 朱 峰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价值之判断体系 朱 峰 胡子豪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与信息披露规则解读 林 祯 金 郁

    创新企业境内发行存托凭证(CDR)初探 贺琳菲

    拓宽上市制度对内地资本市场的启示 朱奕奕

    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上市之路 周若婷 史佳佳

    律师从事股票发行上市业务执业规范 陈 杰 刘水灵 杜佳盈


    四、证券法·责任规制  新《证券法》中的责任规制与投资者维权 朱奕奕

    新《证券法》中法律责任规定的变化 周 邯

    证券市场先行赔付制度的法理与实证解析——基于新《证券法》第93条展开 朱奕奕

    内幕交易民事损害赔偿责任研究 朱奕奕

    证券虚假陈述损害赔偿实证研究:实施日、揭露日、更正日 朱奕奕

    证券虚假陈述损害赔偿实证研究:损害计算方法 朱奕奕 邵 锴刍议

    发行中虚假陈述责任合同请求权路径 苏雨阳

    Q2:什么是科创板?

    财经小牛一家,为君解惑,普罗大众;宣企之品,耳熟能详;留国传承,造福于人。

    Q3:科创板盈利要求

    科创板企业首次公开发行是按的预计市值+收入标准,以及业务稳定的科创企业,对盈利没有具体的要求。

    1、预计市值15亿+收入2亿+研发投入3年不低于15%:适用于关键领域持续研发投入,突破核心技术的科技类企业。

    2、市值20亿+收入3亿+流3年不少于1亿:暂未盈利,或者盈利水平不高,但已经产生稳定流企业。

    3、市值30亿+收入3亿:暂未达到盈利水平,但有盈利前景的企业。

    4、预计市值不少于40亿:适用于产品空间大,战略意义重要的科创类企业,比如生物医药类企业。

    Q4:什么是科创板,科创板和创业板有什么区别?

    股票代码不同,创业板是3开头的,中小板是002开头,主板沪市以6开头,深市以0开头,三板股票以4开头。

    Q5:科创板减持规则

    《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将原始股股东通过二级市场减持的数量限制在每年不超过1%,同时开启“非公开转让”的减持方式。

    其中,最为创新的是提出了“非公开转让”的减持方式,即通过保荐机构或者 上市公司 选定的证券公司以询价配售方式,向符合条件的机构投资者进行非公开转让;

    而受让方再减持的,还应遵守12个月内不得转让、特定股东减持首发前股份的规定减持受让股份等诸多限制。

    如此下来,首发前股份很难流通到“散户”手中,主要将在证券公司之间流通。大家可以查看《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2.4.6、2.4.7条,类似于美国的转售制度(参考《减持新规与美国144规则的异曲同工》。

    Q6:科创板上市条件和要求

    科创板上市条件

    投资者要求:前20个交易日,每日股票资产均值不低于50万+两年交易经验。50万以下的,可以通过公募基金参与。

    上市公司要求:

    1、预计市值+净利润标准:业务稳定的科创企业。

    2、预计市值15亿+收入2亿+研发投入3年不低于15%:适用于关键领域持续研发投入,突破核心技术的科技类企业。

    3、市值20亿+收入3亿+流3年不少于1亿:暂未盈利,或者盈利水平不高,但已经产生稳定流企业。

    4、市值30亿+收入3亿:暂未达到盈利水平,但有盈利前景的企业。

    5、预计市值不少于40亿:适用于产品空间大,战略意义重要的科创类企业,比如生物医药类企业。

    扩展资料:

    科创板退市机制:不再采用单一连续亏损退市指标,两大类指标:一是扣非净利润为负,二是净资产为负。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机制,退市时间缩短为2年,首年不达标ST。粉饰财务数据只要证据确凿即可退市。

    科创板减持制度:高管团队锁定期延长到36个月,36个月后仍然没有盈利的,最多再锁定2年。董监高每人每年二级市场减持不超过总股数1%,非公开转让不受比例限制。大宗接盘的,接盘方要禁售12个月。